沁阳神农山简介、旅游攻略
美丽、好玩的沁阳神农山
1、沁阳神农山旅游攻略及景点简介:
神农山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
神农山自然风光优美。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遍布16000余株珍稀树种龙鳞松的白松岭,一岭九峰,犹如巨龙横亘山巅,被地质专家形象地誉为“龙脊长城”。神农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被称作“天然氧吧”。这里有植物1912种,名贵中药材300余种,至今流传着“神农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语;神农山动物种类繁多,有陆栖脊椎动物260余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国家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太行猕猴,共有3000余只,分属9个猕猴群,它们就像是大山里的9个原始部落一样,或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或与游客嬉戏逗乐。15600余株白皮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形之屈曲优美,景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景点介绍
神农文化广场
位于景区内200米处,端坐在广场中央的是高9.9米,重29吨的纯铜神农氏塑像。炎帝神农头生双角、手捧五谷、一副顶天立地的帝王之相。这里群山环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整个广场分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坛有4个登坛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季,祭坛周围有12块讲述炎帝生平事迹浮雕,寓意一年有12个月,祭坛底层的环坛路共24圈,寓意24节气,每圈由365块青石铺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祭坛周围的八只灵兽分别是青龙、神马、朱雀、猛虎、神鸟、白虎、神牛、玄武,相传曾为神农氏作出了许多贡献。
紫金顶
俗称“北顶”,是神农山的主峰,海拔1028米,傲立群山之巅,巍峨挺拔,直插云霄,号称“中天玉柱”。紫金顶部为1000平方米的平台,四周为悬崖峭壁,悬崖上生长着古老的白松,实为登峰造极之所在。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筑妒炼丹。峰顶常年紫气环绕,金光流溢,与南顶武当并誉海内外。紫金顶上还有一个长、宽、深约1米的石坑,相传是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卦之处,名叫“八卦坑”。
卧虎山是紫金顶东南方向半山腰中两条河谷之间的一道山岭,山岭西高东低,最前方为一断山崖,状如从紫金顶上扑下的一只猛虎,头、耳、爪依稀可辨,所以名叫卧虎山。
龙首台
是一座笔直独立的山峰,因其酷似龙首故称龙首台。在它北面蜿蜒盘旋的这道山岭就是龙脊长城,龙首台仅有5平米,一条石造小径将其与紫金顶连通。游人置身台上,山风吹来,即感巨石晃动,摇摇欲坠。龙首台三面皆为悬崖,台下是几十丈的深渊,令人心悸腿软。登龙首台,需要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
龙脊长城
从紫金顶北望,一道峻拔山岭象一条巨龙蜿蜒起伏,跌宕不驯,奔向太行山的层峦群峰之中,其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又像人工堆砌的长城一样,被地质专家形象地称为“龙脊长城”。龙脊长城最高海拔1020米,整体长约11.5公里,现开发游览线路2.5公里。龙脊长城有五奇:一是岭奇、二是松奇、三是石奇、四是路奇、五是景奇。顺岭而行,两边是刀劈斧削的悬崖绝壁和深不可测的幽谷险壑,一步一景,一松一景,一石一景,乃神农山风光绝佳之处。如果说攀紫金顶是登高观景,那么游龙脊长城才是历险揽胜,才能真正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
龙鳞松
又名白皮松,因其生长在龙脊长城上,且树干布满斑驳陆离的色块,酷似龙鳞,故而得名龙鳞松。龙鳞松是亚洲唯一的三针松,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绝壁上。神农山的龙脊长城是全国数量最多、最集中的野生龙鳞松原生地。16000余株形态各异的龙鳞松,宛若大山里的精灵,在悬崖绝壁上展现着万种风情。
桃花溪
从伏羲峰到一天门之间的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峡谷名叫桃花溪,又名西贝涧。每逢阳春三月,满溪桃花盛开,就象是天然的长轴画卷。阴雨季节,桃花溪流水滴瀑,雾气茫茫,登山之行犹如仙境。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当年经此登紫金顶探险揽胜,就被这里的优美风光所吸引,挥毫赋诗《题西贝涧》一首,诗中写到“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幽泉间复逗石侧,喷珠漱玉相交喧”,便是对桃花溪风光由衷的赞美。
龙子门
是位于龙脊长城半山腰处的天然洞穴,历来是求子祈福、保佑平安的圣地,因此得名“龙子门”。置身洞内,观日升月落,赏白松云海,雾气流动,景物飘渺。古人有诗云“隔山望日月,悬崖烟出洞”。
南天门
位于紫金顶的最南端。置身于此,云雾缭绕,如临灵霄宝殿。站在这里,极目远眺,会感受到山之雄伟。前方是俗称“牛角川”的沁黄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到此戛然而止,母亲河黄河依稀可见,它形成了大山、大河、大平原的壮丽景观。山前的怀川大地用它甘甜的乳汁,孕育出了韩愈、李商隐、朱载育等历史文化名人,背后是连绵起伏、逶迤不绝的八百里巍巍太行。清代诗人张用达曾用“置身云路觉天低”来形容南天门的雄伟壮观。
一天门
是登临紫金顶的咽喉要道,其西南侧有一碑楼,内置明隆庆二年刻立的“紫金坛创修庙门记”石碑,碑刻为龟趺圆首,首身一体。由该碑刻得知,此门建造于明嘉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门还要早154年。
一线天
在距今4.9亿年前的晚寒武世形成的薄层状碳酸盐岩地层中,流水沿近东西向发育的断裂长期冲刷、溶蚀,形成了这条长50米、宽仅2—5米、高达100余米的线状峡谷。谷底望天,天成一线,故名。
太平摩崖石刻
隋唐时期的摩崖造像、五代后晋的石刻莲花经、宋金的游人题记、明清的寺院遗址和二十多个碑刻,更可以欣赏到千佛洞这个珍贵的历史遗存。
千佛洞洞口朝南,东西宽2.8米、南北深2.3米,高2米,弧形顶,在这空间有限的洞里,洞壁上竟然雕刻着1012尊佛身,姿态各异并个个都有佛名。千佛洞是我国佛教文化留下的珍贵的遗迹,被誉为豫北“小龙门”。
云阳寺
云阳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叫寿圣寺,元中统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圣果寺。 现存山门、四大天王殿、西方三圣殿、大雄宝殿四座建筑。寺院的东北方向现存方形密檐式砖塔3座,塔高4—6米,仿唐代风格,分别为元、明、清三代建造。云阳寺(佛教)和清静宫(道教)仅一墙之隔,是一处我国极为罕见的佛道共荣之所云阳寺依山傍水,借助山势逐层而上,四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级平台上,在鼎盛时期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0000多平方米。1982年,沁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云阳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阳寨
云阳寨始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多有整修。寨门用青石砌成,顶端有石垛。古代云阳寨是沟通豫晋两省的雄关险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游览神农山时,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一诗,其中“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带给人以“白云”和“朝阳”之恋的无限遐想,于是后人就把这里命名为“云阳寨”。
清静宫
清静宫始建于公元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是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处清代无梁建筑群。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正中为三皇阁、左为王母殿、右为玉皇阁,均为双层楼阁式建筑,其最特别的地方是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轴线对称的佛寺道观建筑格局,把东方的窑洞和西方的楼阁结合在一起,且取材均为石材,堪称中原古建筑一绝。
临川寺
又名龙泉寺、静安寺。该寺始建于汉晋年间,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宋、元、明、清多次增修,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大佛殿、三棚阁、龙官庙、朝阳洞、玄天玉女洞等七处建筑。 景区位于仙神河东2公里处的老垄沟北端山腰平台上,据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六月,河内野王(今沁阳市)山上有龙死,长可数丈。即此,故名。
溯沟而上,山神坡上有一小庙,名曰山神庙,相传唐时孙思邈采药至此,路遇猛虎,被山神所救,后世人于此立庙祭祀。它是进入临川寺的前门。
沐涧寺
位于二仙庙北1公里处的仙神河西岸,沐涧山山腰上,寺前一涧自西而来,逆水而上,可达一涧自西而来,逆水而上,可达西石瓮。
沐涧寺坐北面南。唐贞观年间,皇爷鄂侯名僧肃然创建。本名果禅院。东西宽30米,进深百余米,面积4600多平方米,寺中保存有肃上人的禅房。前中后殿等建筑16座,后周及宋、金石经幢3座。
沐涧寺门前有东西长40多米,南北宽20多米的平台,平台上林木茂盛,东侧立有36字狂草倒书碑。右侧立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沐涧寺金桩前殿倒书碑记”及布施四通。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有光绪十一年创修前后殿碑记一通。前殿左右有砖石洞扩哦式结构建筑,右曰“桃花洞”。右柱上刻有明嘉靖二十三年建置题款。
进入二级平台,正中有石造圣水亭,亭左立有明正统八年的“重修沐涧寺并造像记”石碑一通,右有明天顺六年的“重修圣水亭记”碑。中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石造纵劵顶,金柱为石造八角形柱,左右各有配殿。
三级平台上有后佛殿等六座建筑,大殿左侧有一倒书碑,高约3米余,草书,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所书,为石刻中的珍品。
沐涧寺地处名山,环境幽美,泉出圣水,川流寺中,两侧竹树花卉荫合,其后高山雄峙。在其西南1.5公里处有西石瓮。西石瓮位于山涧之尽头,圆形,上小下打,游人至此,如在瓮中,故名。四周壁上,唐代以来有题记。在涧与仙神河交汇处,有鸣玉亭,道光五年记载:“唐鸣玉亭,三大篆字,无年月,高四尺三寸,广一尺三寸,在河内沐涧山”。
沐涧寺是自唐以来的佛道胜地,石刻题记犹多,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一处独具秀、幽风格的景点。
1982年,沁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谷寺
出二仙庙,西渡仙神河,越仙人桥,迂回绕过一个山头,即可到达窄涧谷太平摩崖处。
窄涧谷太平摩崖,位于窄涧谷尽头。窄涧谷整个山体为石灰岩。往上看几乎是垂直的绝地,高达300米左右。俯视谷地为百米深涧,谷尽头有宽约50米的平坦地面。字隋清,乃至民国,窄涧谷一直是佛教、道教活动的中心。从隋代在此创建太平摩崖寺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寺院也几经兴废,先后易名开化寺、真谷寺等。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留下了众多的佛教以及,隋唐时期的摩崖和石窟像,五代后晋的石刻莲花金、宋金的游人题记、明清的寺院遗址及二十余通碑刻,《河内县志》记载此地,“城西十里,亦名元谷,今名真谷寺。”窄涧谷只要的佛教遗物是沿着山壁的摩崖造像和石窟造像,计有想龛6个,未成龛2个,千佛洞1 个,石窟2个,造像题记8处,摩崖刻经1处。主要是隋唐时代的作品。亦有几处宋、金、元时期的游人题记,其中价值最高的遗物当属千佛洞和线刻佛塔。道教遗物较少。
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二仙奶奶)修道之处,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续修。据记载唐李渊、李世民下诏敕建,宋徽宗赐名“静应庙”。静应庙牌坊刻工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尤其是倒龙抱柱石,更是古建筑石雕艺术作品中极为罕见的珍品。
魏华存 ( 公元 2 5 2 - - 3 3 4 年 ) ,西晋女道士,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微山)人.持斋修道多年,曾为天师道祭酒。她广收道教神书秘籍,所著《黄庭经》等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 ",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
炎帝祠
位于神农文化广场北,内供奉炎帝神农。在原始社会,神农辨五谷,制耒耜,创农耕,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使先民们有了财富和物质积累,推进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神农是带领部落民众致富的第一人,是名副其实的财神鼻祖。猕猴苑 是太行猕猴最集中的栖息地。神农山景区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猕猴是我国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在神农山景区一共生活着3000余只野生的太行猕猴,分属9个猕猴群。这里的猕猴,每一只都是红脸蛋、双眼皮的美人猴。它们或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或与游客嬉戏逗乐,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景区猕猴均为野生太行猕猴,请您不要与猴子过分地接近与嬉戏,以免被抓伤。
相关信息:沁阳神农山天气、沁阳神农山简介(/qinyangshennongshanjianjie/)
2、沁阳神农山门票信息:
80元/人 A.免费政策:1.4米以下免票;66岁以上免票,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免票 B.优惠政策:学生凭学生证半票,60—65老人凭优待证享受半价优惠 6:00-17:00